
鋰鹽未來市場需求
無論是從鋰礦石,還是從含鋰鹵水中制取的電池級碳酸鋰,都會應用于制成電池正負極材料或電解液,鋰電池制造商基于這些原料,最終會生產出鋰電池成品。因此,電池級碳酸鋰可以認為是鋰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
鋰鹽產能以及上游鋰礦需求未來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下游鋰電池的需求,過去幾年,鋰電池的需求主要由消費電子的普及帶動,未來隨著鋰電池的運用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上游鋰資源市場的景氣度不斷增加的概率較高。
鋰電池普吉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傳統鋰離子電池市場因產品升級換代而導致需求快速增長;2、鋰離子電池發展不斷催生新興市場,如電動汽車、移動電源、儲能市場等;3、鋰離子電池由于自身性能和成本低的優勢,正在快速取代其他化學電池市場。
鋰電池應用的主要下有需求:
A、消費電子市場:目前全球和中國的鋰離子電池消費主要集中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盡管其市場份額處于下降趨勢,但仍然占鋰離子電池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并且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消費需求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有關機構研究表明,該市場需求在未來幾年內仍將保持1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
B、電動車用動力電池市場:動力電池需求的增長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入了快車道,特別是新能源大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應用普及逐漸受到地方政府關注和社會認同。
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7.85萬輛,同比增長3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3.63萬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2.04萬輛,同比增長4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1.55萬輛,同比增長5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6406輛,同比增長74%。2015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04萬輛,同比增長2.5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6657輛,同比增長79%,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5688輛,同比增長4.5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6395輛,同比增長1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1650輛,同比增長145%。商用車這塊主要是大巴。
C、儲能市場的鋰電池需求:儲能市場是隨著新能源的應用普及應運而生的,由于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海洋能等能源來源不穩定的特點,需要大容量的儲能技術滿足電網調峰需要,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瓶頸。《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及儲能裝置市場占有率超過80%的發展目標。其中重點發展高效太陽能發電設備、5兆瓦及以上風電發電設備、兆瓦級先進大容量儲能裝置等。
2012年全球碳酸鋰需求僅約13.6萬噸,其中動力電池碳酸鋰需求約0.8萬噸,在總需求占比僅為6%。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放量,將帶動碳酸鋰市場的需求。預計15年全球碳酸鋰需求達到20萬噸,增量主要來自于動力鋰電池,至2020年,預計碳酸鋰總需求達到46萬噸,屆時動力電池碳酸鋰需求將接近20萬噸,占比超過40%。

目前從需求與供給觀察,碳酸鋰規模現有產能對于現有需求存在一定過剩。短期來看,預計到2015年全球鋰鹽產能將達到44萬噸,遠高于2015年預計20萬噸的總需求。但是從動態長期來看,我們并不能以線性思維去判斷,由于鋰電池未來的主要成長需求來自于動力電池和儲能,而這兩塊市場正處于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們知道任何一項新興事物的普及,在發展初期存在滲透率以及增速超預期的現象,鋰鹽廠商同樣是基于未來的市場需求規劃目前產能,因此目前存在供給過剩實屬正常。
從競爭格局來看,全球鋰鹽行業呈高度壟斷態勢,前四大廠商Talison、SQM、Rockwood、FMC合計占據了全球鋰資源市場約65%的份額。國內來看,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占據龍頭地位,國內市占率分別達約20%和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