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各地區要執行國家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等違規措施。業內人士認為,一系列政策利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勾畫了一個完整的 “路線圖”,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掃清障礙。
廢除地方目錄促銷售
據了解,一直以來由于新能源車地方補貼目錄的存在,各地所銷售的電動汽車產品并不統一。以北京和上海兩地為例,上海12款進入補貼名單的車型,有三款為上海本地車企制造;北京的新能源車補貼車型共七款,北汽生產的車型就占了兩款。北京認定的能享受地方補貼的新能源產品中,并不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因此,上汽榮威550Plug-in、比亞迪秦等車型均未能入圍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地方目錄的存在的確給新能源汽車推廣設置了障礙,而當地的消費者也無法購買到滿足需求的車型,新能源汽車也不可能進行公平有效的競爭。
一位上汽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榮威550plug-in自4月正式銷售以來,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訂單量已經突破300輛,目前在上海市更是一車難求,但在上海以外的地區卻因為地方目錄的限制,銷售情況并不理想。
比亞迪秦雖然僅今年上半年就交付訂單5357輛,但在地方目錄的限制下,此銷售表現遠低于其真正的實力。“廢除地方目錄對于企業發展是件好事。”比亞迪相關負責人稱,因為各地的目錄都照顧到了本地車企的利益,如果統一目錄,將改善各地基礎的準入環境,極大地豐富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型選擇。
車企備戰市場競爭
伴隨著《意見》中強調的國家統一推廣目錄,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各車企也在積極準備相應的產品,以應對各地即將放開的市場。“作為企業,我們要和國家戰略相吻合。”一位北汽新能源汽車項目的負責人表示,北汽集團除了純電動汽車產品外,也準備了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產品,只要各地市場條件成熟,北汽也會有相應的產品投放。
“《目錄》的目的就是要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三類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各個城市的銷售暢通無阻。”賈新光說,其實各類新能源車目前只能依靠政府補貼才能銷售,此次打破地方保護對于那些不在地方目錄,卻在國家統一目錄的企業而言將是最佳的推廣機會。
據悉,目前像江淮、奇瑞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都有著自己獨有技術,隨著國家統一目錄,這也將成為各新能源車企在該市場上獲得的新一輪發展機會。
標準統一配套提速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打破地方保護,《意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標準也予以統一。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意見》提出的30條措施中,有7條都是關于充電設施建設的,涵蓋了充電設施發展規劃和技術標準、城市規劃和相應標準、充電設施用地政策等方面的內容。
此前,比亞迪主推充電交流接口,而國內大部分充電樁生產企業主推直流接口,這也導致比亞迪不能使用其他車企建設的充電樁,而比亞迪在進入其他城市建立的充電樁只能被迫更改充電接口。與此同時,目前一些公共充電樁同國產電動汽車并不兼容,這令剛剛起步的國產電動汽車、充電樁制造商無所適從。
“企業各自制定不同的標準,以利于圈占市場,對電動車行業發展和消費者都是非常不利的。”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只有統一標準,新能源汽車才會在使用上更加便利,提升消費者的購買熱情。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銷售2.05萬輛,同比增長2.2倍。“按照計劃,到2015年底,我國將在20個以上示范城市和周邊區域建成40萬個充電樁,這也是政策倒逼新能源產業打破地方保護、統一標準、加速新能源汽車配套建設的原因。”賈新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