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新能源公交車進入市場視線后,公交行業也在思考如何降低財務風險、盤活資產等問題。“過去車輛采購量入為出,為了延長破舊車子的使用壽命,就小修小補一番。現在面臨‘公交都市’和‘青奧會’等要求,公交行業在近年來乃至未來幾年都將處于大發展的狀態,需要有強有力的現金流作為支持,所以我們也在探索相對來講財務費用盡可能低的融資方式。”朱明表示。
金融租賃公司的售后回租業務,因此成為了聯結南京公交和生產廠商間的“橄欖枝”。工銀租賃設備金融事業二部副總經理楊維表示,公司公交租賃業務首單在成都落地,后續在鄭州等地也有拓展,但在新能源公交車售后回租業務方面,與南京的公司合作尚屬首例。
據朱明透露,在工銀租賃介入下,南京公交與金龍客車簽署一項價值6.8億元的售后回租合同,涉及900多輛新能源公交車,其中電動公交車有500輛。在7月底之前,將有1930輛新公交車投入使用,其中純電動車約有900輛。“采用售后回租的方式,可以解決長時間、大規模的資金需求。這種模式讓公交集團撇開了向市場要效益的可能,不僅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財務費用,更是盤活了所屬資本,極大緩解了成本壓力,使車輛成本更加均衡。”
南京公交業務人士表示,公交公司目前可選的融資方式主要包括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和通過機構進行融資租賃幾種。2013年1月1日起南京市公交企業實行成本規制后,極大地緩解了公司運營資金壓力,基本保證了生產正常運轉。通過售后回租的方式,可以使每輛車包括歸還本金、成本核算和計量等指標在內的規制成本達到較為均衡的狀態,對于順利獲得財政補貼有很大幫助。此外,一般在金融機構的項目借款只能達到70%左右,另外30%需用私有資金解決的部分也對成本構成壓力。基于上述考慮,南京公交決定與工銀租賃采取售后回租方式進行合作,拓展新能源公交投入市場、盤活公司資產的業務空間。
新能源車下一站:
國內擴局 國外發力
作為生產方的南京金龍客車,則在謀動國內外新能源車領域的新一輪發力。據媒體報道,除在南京開展業務外,南京金龍客車還按計劃推進在武漢投資20億元用于新能源車項目。南京金龍客車董事長黃宏生表示,將在漢南產業新城建純電動客車整車生產、研發基地,項目投產后將達到年產1萬臺純電動公交、旅游、輕客、物流車的能力,年銷售收入將達100億。
南京金龍客車對于新能源車的重視也在升級。據知情人士介紹,在前述位于溧水區的新廠房規劃中,南京金龍客車預留了1200余畝新能源車生產場地。規劃項目共分為三期,目前二期已經開工建設,將以輕客生產為主。
南京金龍客車副總經理諸萍表示,一款純電動車的研發經費需要5000萬至6000萬左右,公司在認識到其發展價值后,今年已經有意識地在加強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相關研發工作,對應經費投入有望加大。“不排除將來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核心零部件我們也自己來做,但現在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技術攻關上,著力于產品整體性能的提升。”
諸萍表示,除了通過尋求技術方面合作以求資源共享外,公司還在尋求社會資源的積累。“我們在尋找能夠發展、培育的區域性市場進行精耕細作。和各地核心零部件生產方合作,也可以利用各地的社會資源,更好地拓展市場。”
諸萍認為,新能源車的前景并不能只從價格來看。和常規車對比,新能源車價可能是常規公交車的3倍,但在后續使用成本上完全可以覆蓋這部分購車成本支出。今年南京金龍客車的新能源車生產總數有望達到1500輛左右,下半年的訂單正在技術對接當中。
知情人士則表示,在海外市場上,金龍客車也在尋求發力的空間。但出于優先國內需求的考慮,一些洽談已經暫時放緩,但未來仍將繼續拓展。下一步,工銀租賃還將繼續為南京金龍客車“搭橋”,為海外市場提供新能源車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