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成熟 設施建設有保障
目前電動汽車整車充電根據充電時間的不同可分為慢充和快充兩種,整車慢充通過交流充電樁連接車載充電機為電池充電,充電功率較小,完整充電周期為5-8小時;整車快充通過非車載直流快速充電機實現,一般可在半小時內將電池荷電狀態充至80%以上。而換電則是通過直接更換車載電池為電動汽車補充電能,所需時間為5-10分鐘。
實際上,國家電網公司的充換電設施建設原則也經歷了一些轉變。前期電池快充技術不成熟,國家電網倡導換電為主、插充為輔。隨著電動汽車及電池技術性能的進步,國家電網以市場為導向,提出了“主導快充、兼顧慢充、引導換電、經濟實用”的建設原則。
“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充換電設施標準體系,其中國家電網公司參與完成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18項、企業標準39項,這個標準體系已基本能夠滿足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家電網公司還首次承擔了兩項國際標準編制工作。”孫鼎浩介紹說。
王秉剛表示,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已經成熟,為部分解決傳統有線充電技術占地等問題,目前我國正在研究無線充電技術,并且很有進展。肖湘寧認為,在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中應充分考慮可再生能源的就地利用,真正實現全社會零排放、清潔無污染的綠色交通。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電池是電動汽車最為昂貴的部件,快速充電將加速電池單元老化,縮短電池壽命。國家電網公司表示,交流慢充基本滿足電動乘用車需要,快充是未來發展方向,而換電則適于公交等特定領域。
肖湘寧建議,從目前動力電池技術發展水平、整車及電池標準化發展程度以及對電網影響等角度考慮,電動私家車應以分散式慢充為主,適當配備(分散)快充設施作為補充,按照城市不同功能區域合理確定兩類設施的配比度,以滿足用戶不同類型的充電需求。
完善政策 多方合力求共贏
近日,北京市科委推出《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2014-2017年)》,其中有關充換電設施的內容包括:北京將加快公共場所快速充電樁建設,到2017年全市將有10000個快速充電樁亮相公共停車場等場所。
孫鼎浩表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主要由政府主導,國家電網公司參與其中,起到上下游銜接的作用,國家電網公司將全力做好服務工作。
據悉,充換電設施市場全面放開后,國家電網公司自營的充換電設施主要布局在京津冀、長三角等電動汽車示范城市和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
目前,除北京外,上海、天津、杭州、青島等地也在加緊充換電設施的建設工作。上海2015年充電樁數量將超過6000臺;天津市將新建6700臺充電樁或充電接口,新建66座充電站;杭州已開展102個充換電站項目和620臺充電樁的建設工作;而青島也將在公共區域建設50臺快速充電樁。
據了解,雖然國家電網公司已放開充電樁建設市場,但目前充電設施進入小區還存在諸多困難。“建設用地問題是制約充換電設施建設的主要問題。” 孫鼎浩表示。
據悉,北京將出臺《關于推進物業管理區域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安裝的通知》,要求將北京市新建小區停車位配建充電樁不低于18%作為規劃審批條件之一,如物業不配合將被罰分曝光。業內人士分析,北京地區充電樁進入小區問題將得到一定程度解決。
此外,已發布的充電接口相關國家標準不完善,公共充電設備要滿足所有車型的充電需求還存在一定難度,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可度較低,公共充電設施運營模式尚未確定,以及電動汽車二次更換電池等問題,都會制約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
“因此,建議國家在對車輛與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環節給予補貼的基礎上,對充電服務環節也能夠給予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如充電設施用地優惠、建設運營補貼和稅費減免等。”孫鼎浩表示。
據介紹,北京今年還將開展路燈充電樁研制及試點應用。一旦試驗成功,不僅能降低單獨新建充電樁的成本,更能破解城區土地成本高昂,汽車充電站建設空間資源短缺的困境。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生產20692輛,銷售20477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和2.2倍,產銷量已超過上年全年數量。
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張志勇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需要的不僅僅是政府補貼、稅收優惠,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跟進,才能使新能源汽車真正融入市場,迎來發展的春天。”
充換電設施市場放開 助推新能源汽車發展
[摘要]要推動電動汽車發展,必須完善產業鏈,而充換電設施則是這一產業鏈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近年來,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但電動汽車的推廣面臨著續航里程的問題,這使得充換電設施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