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關乎人類社會的未來。今天,節能減排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或標語,而是切切實實變成了全社會的共同行為。對個人來說,渴望留住碧水藍天、建設美麗家園,是參與踐行節能減排的強勁動力。對企業來說,節能減排不僅僅是節約成本的手段,更是考量企業能否立足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準則。如何主動有效地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這是最迫切的現實課題。
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骨干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在推進節能、低碳、綠色發展方面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積極貫徹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認真落實國務院國資委的各項節能減排工作部署,在促進能源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同時,努力減輕電網建設運營對環境的影響,走出了一條電網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共贏的道路,為企業實踐推動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打造了一份成功范本。
推廣電能替代,構建綠色能源消費模式
始于1991年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到今年已經是第23個年頭,主題從過去的節約增效到近年來的綠色發展、碧水藍天,足以看出人們對于美麗家園、清潔空氣的渴望。目前我國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嚴峻,東中部地區霧霾頻發,如何調整社會用能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
研究顯示,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直燃煤比重過高是引發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2013年9月12日,國務院提出大氣污染防治十項措施,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中電網企業責任重大。國家電網公司以高度的政治和社會責任感,堅持以電力為中心的大能源觀,從根本上調整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在能源生產、輸送、消費各環節全面實施電能替代,引導社會主動選擇電能,淘汰高污染、低效率的用能方式。
為什么要選擇使用電能?安全、環保、清潔、方便、效率高……相較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領域具有天然的比較優勢。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每提升一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可下降4%左右。在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與能源需求矛盾加劇的形勢下,如何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這對于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為科學有序推進電能替代工作,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組織有關專家成立了專題課題組,深入開展電能替代研究,分析論證實施電能替代的重點領域和成熟技術,最終完成了《國家電網公司實施電能替代相關問題研究》,研究分析了以電代煤(油、氣)的10種技術、14種替代方式和潛力。2013年8月15日,《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替代實施方案》出臺,在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全面啟動電能替代工作。
或許電能替代這個詞聽上去還稍顯專業,但它已經全面走入我們的生活。2013年秋天,浙江杭州純電動出租車單車運營里程突破20萬千米,創造換電模式下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運營里程的全國新紀錄;同年11月,首都核心區歷時13載的“煤改電”工程總體完工,26.4萬戶居民從此告別燒煤取暖的日子……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指出,全面推進電能替代,重點是倡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的能源消費新模式,包括把工業鍋爐、居民取暖廚炊等用煤改為用電,大幅減少直燃煤;大力發展電動汽車、電氣化軌道交通等,減少石油依賴;通過特高壓電網,把我國西部、北部電力大規模輸送到東中部地區,把周邊國家的電力大規模輸入我國,提高電力供應保障能力,減少大氣污染。同時,通過新材料、儲能、電池等技術的重大突破,也將大幅降低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成本,提高經濟性,使終端能源大部分都可以用電能替代。
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交出精彩答卷,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40億千瓦時,在用能終端減少煤炭消耗46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55萬噸。北京、上海、新疆公司“煤改電”、河北公司“海上原油開采平臺油改電”、山東公司“港口集裝箱輪胎吊內燃機油改電”等特色項目均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編制“綠色電能 服務萬家——國家電網公司藍天行動”宣傳手冊,舉辦“安全 高效 清潔——2013中國綠色電能高峰論壇”,電能替代為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并積極倡導。
前期成效顯著,今年國家電網公司的電能替代計劃有了更多創新之舉與大刀闊斧的行動態度。確立“政府主導、電網推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按照“效益優先、試點先行、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在確保經濟性可行的前提下,國家電網公司重點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等特高壓落點地區和霧霾頻發的大中城市,因地制宜推進具有經濟性的蓄熱式電鍋爐、電動力車、熱泵、冰蓄冷、港口岸電等替代項目,大力推進家庭電采暖、電炊具應用以電代煤,并在年內建成充換電站167座、充電樁7000個。記者了解到,截至4月底,試點地區共推廣熱泵項目1218個、供熱面積4400萬平方米,推廣電力蓄能項目576個,推廣電采暖、工業電加熱等項目替代電量60億千瓦時,推廣電動汽車替代電量3.3億千瓦時。
據國網營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考慮電能替代的潛力和經濟性,在加快試點示范項目的同時,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大力推動社會共同實施具有經濟效益的替代項目,包括試點在電力市場交易平臺上通過大用戶直接交易或市場化采購方式實現供應,獲得遠方清潔電力,推廣軌道交通供電、農業電排灌、港口岸電等。今年的目標將是完成400億千瓦時替代電量,到2016年完成1530億千瓦時替代電量。
1530億千瓦時,相當于18座百萬千瓦級火電廠的年發電量,電能替代戰略的意義與作用不言而喻,這正是國家電網公司在節能減排之路上的有益探索與成功實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