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超威集團新能源產業布局迎來關鍵突破——旗下湖南超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據介紹,該項目是超威鈉離子電池戰略規劃中,核心材料制造的關鍵一環,由湘潭大學化學學院王先友教授團隊全程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超威集團投資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面積約300畝。待全面投產后,預計可實現3萬噸鈉離子電池硬碳負極材料年產能,并將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促進新能源產業在該地區的集聚與延伸。
據悉,該項目已被列入湘潭市2024年十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及湖南省2024年度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市場方面,鈉電池與鋰電池已形成差異化互補格局,共同推動著新能源產業多元化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碳酸鋰期貨價格震蕩上漲,10月31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一度突破8.4萬元/噸,較9月初約6.9萬元/噸的低點,上漲超21%。而鈉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具有價格優勢,且可得性更高更便捷,在鋰電池材料成本上漲的背景下,更凸顯其市場價值。
產品布局方面,超威于今年9月發布其鈉電池新品。據介紹,該款產品具有耐寒、快充、耐用等優勢:-30℃容量保持在93%以上;快充30分鐘可充電到80%電量,常規充3-4小時即可充滿;循環壽命1500次以上,質保3年,正常可使用5-10年。同時,該產品防水等級高,還通過了針刺、極限過充等嚴苛測試,400℃熱沖擊不起火、不爆炸。
同時,超威深諳產業鏈整合的重要性,從材料選擇、電芯制造到電池組集成,進行了全方位的布局。隨著此次其鈉電負極材料項目投產,意味著超威在鈉電新材料領域又邁出了規模化、市場化的重要一步。
11月16日-17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聯合電池中國網,共同舉辦的第十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25)將在上海舉辦,峰會以“全球供應鏈區域化新時代”為主題。超威集團將重點支持此次峰會,與行業企業共探新能源電池技術革新與供應鏈協同發展之路。
